每次见到商家宣传“特细料”的时候,都会觉得有点好笑。这种用词就像“凉白开,真解渴”一样,不一定有错,但也可以不说。
究竟和田玉的细度该怎么分呢?
一、入门级:肉眼可见结构!
以专业玩家的眼光来说,任何天然玉石都有可见的玉质结构。这样说虽然有点苛刻,但也是判断人造材质最可靠的方法。
和田玉的矿物结构以毛毡状为主,部分玉种会夹杂一些丝绢形态,而自然光下可以直观感受的就是肉眼可见结构。
和田玉里肉眼可见结构是最基础的细度水平,青海的新坑料、俄料的大部分白玉都是这个水平。
同时需要注意,肉眼可见结构的玉石往往玉质不是特别均匀,即使是同料的不同位置也难免存在细度差异。
二、进阶级:肉眼不见结构!
肉眼不见结构看似简单,但却可以排除绝大多数石英岩和方解石玉。因为只有透闪石为主的和田玉,才有细到无结构的底气。
这种玉质的和田玉,在自然光下仅凭裸眼观察,已经很难看到玉石里的矿物结构,细度达到了理想水平。
大多数传统和田玉都是在这个细度上下,比如于田白玉、且末糖料、若羌黄口,这也是很多传统玩家眼中真正的和田玉。
在玉质的整体性上,肉眼无结构的料子更接近钢板料,同料做出的藏品基本可以保持一致。
三、优秀级:打灯微有结构!
当肉眼无法判断结构的时候,这块料子的细度已经达到很高水准,这时就要借助电筒的灯光来进行观察。
保持一定距离的侧光照射,不需要太强烈的亮度,可以看到一些原本无法辨识的毛毡状特征,这就是打灯微有结构。
看上去似乎非常容易,但其实百分之八十的和田玉都到不了这个程度,是细度表里淘汰率最高的一个台阶。
只有俄碧老坑料、95于田料、青海野牛沟料、且末米达料,以及一部分和田籽料才能做到。
四、珍品级:打灯不见结构!
打灯不见结构本质上更像一个理想化的目标,因为严格来说,天然玉石的结构只有看不见,却没有不存在。
灯光下都无法看到矿物结构,一种可能是确实很细,细到观察者都看不清。另一种就是买到了树脂或者玻璃,那就有点太悲剧了。
天然和田玉里能做到过灯无结构的,也许就是塔县黑青、俄碧粉青、沙枣青玉、荔枝肉籽料这些精品玉种。而且往往是百里挑一,并不是全都能做得到。
钢板料也许都不足以形容它的品质,也许用浑然一体、天赋异禀、一气呵成更加准确。
什么是一细料和“特细料”?
首先可以确认的,就是一细料这个概念确实存在,这是和田玉玩家对玉质细度的最高评价,通常都是过灯微结构甚至是无结构料。
至于“特细料”却是个完全不存在的概念,是一些不良商家为了宣传效果,自己杜撰的“自造词”,既没有市场认可度也没有具体标准。
所以下次看到有人大吹特吹“完全无结构”、“超级特细料”的时候,藏友们最好离远一些,毕竟胡说八道的毛病也不知道会不会传染。